2016年4月30日星期六

日本税 税萬金

在很多投資者眼裏,甚至常掛於口邊,日本樓怎麼會這麼多稅項,要再研究一下是否值得投資。其實日本樓税項名堂不錯是多,但每年真正要繳的是固都税,當然選擇申報的,每年尚有些少税款要繳付的。

只要有研究過日本樓的應該都知道,外國人在日本置產也是要繳稅!

不動產取得稅、印花稅、固定資產稅、都市計畫稅等、此等費用投資者可視為買入成本,甚至將它納入購屋成本之中也無可厚非。香港人要買日本樓投資,大部份是先入為主是認為日本的税太重,買樓看似不化算,其實只要你搞清楚後,投資日本不動產,並沒有那麼可怕得令人卻步。

搞懂買樓時須繳的稅項,日本樓並非你想像中交税多,只是人們隔山買牛,把目光聚焦在税金中。若是你抽空了解一下,香港的物業税及差餉與日本的固都税及申報租金要交的税,其實不難發現香港樓要交的税不比日本少,甚至是更多。

日本物業購入時,以1000萬日元小物件為例,所要附加的成本約是樓價的7~8%,這7~8%實質上已包括中介佣金3%+60000日元、司法書士(律師)費用、不動產取得稅、印花稅、5年保險等等,如果物件金額在1000萬或以上,相對的附加成本也會隨之降低 。

持有時,就是每年必須要繳固定資產稅、都市計畫稅,一般合稱為固都稅。固定資產稅、都市計畫稅是日本國內存在的資產,於每年四月左右都會收到繳納通知書。

土地的固定資産税=課稅標準額  × 1/6 × 1.4% 

土地的都市計畫税=課稅標準額 ×  1/3 × 0.3% 

【註: 以公式計算往往比實際上繳納的為高】

海外人士,於日本國內擁有日本不動產的所得,政府須徵收租金之20.42%,作為源泉所得稅(扣繳所得稅),但這税款只要作出申報的,税後可以大部分返還,真正要繳付的是很少很少。這意思是指先預扣房租繳納給日本國稅局,為的是防止人們逃稅。

※ 但不是每個業主也要被徵收源泉稅,源泉税只是業主將物件租賃給公司名義、財團法人的,才有機會被徵收源泉税。一般的個人契約,是毋須預徵。

再者,小額投資者,年租金收入在195萬日元以內,選擇申報的話,税金只是5%,這5%的計算方法是先扣除管理費、修繕費及雜費,然後控除38萬日元免税額,才計算純利的5%,實際上要繳的是更少了。一般而言,持有兩至三件物件年收入也未必超出195萬日元的了。

反觀在香港持有物業,不論是出租或自住都要繳納差餉,差餉是按應課差餉租值的5%來計算,小型住宅每年也要幾千港幣。出租物業所得,每年也要繳付物業税,物業税公式 : 年租 x (1-20%) x 15%,這等同於每年租金收入中,就要拿出 12% 交物業税,在扣減管理費、差餉及地租等支出後,目前投資港樓實回就大約剩下3厘。

又一層

2016年4月15日星期五

磚頭創富術 生金蛋的鷄


有經濟基礎的香港人,大多是有自己的物業。但不論是自住或出租,它有沒有為你生出金蛋來呢?

「物業」是個人資產再創造的重要工具 。雖然很多人都擁有物業,但卻不是人人懂得利用它,24小時無怨無悔地工作。有人說物業已供斷,從此無債一身輕。但無債一身輕卻未必是好事,「無債」也代表你的財富永不再生。

想想要是活到老才憂衣食的晚年是多麼可悲,只要你看到預演的這一幕,就必須在未發生前解决問題,想一下生財的方法自保。不要到人老了,還在想手頭資金還可用到70歲或80歲,可若是到90歲仍健在,那真的不知該如何自處。

每過一段時間買磚頭,是筆者一直以來的儲蓄方程式。回想2003年沙士期間買入人生的第一個物業,利用這個物業,讓我分毫也沒掏腰包,多擁有了三個物業:一個油尖旺區的商廈單位,一間東京山手線上的小套房和一間東京荒川區的小酒吧。

神話可實現,無中可生有。這絕不是天方夜譚,看似不可能發生的事實擺在眼前,只要你身體力行,運用財商與念力,去試去幹一定能變出金蛋。隨時日的流逝,時間也證明當初的想法原來是對的。知難行易,自定一套適合自己的磚頭創富大計,將物業一變三,三變五,五變十,不無可能。運用銀行的錢,靈活變成自己的財。  

學校教的東西已不合時宜。書是死,人是活。好好利用手頭物業,供一世也不是壞事。當穩定現金流大於供款支出時,你已踏入成功的第一步。

又一層

2016年4月12日星期二

高處會再高 回首是低處

日元終於創17個月新高,現價徘徊在7.2算水平。日元強勢卻帶來日本物業投資者一個入市恐懼症,許多人掛在口邊的是 : 日元急升要再等等才入市。

也許人們因為工作太忙而患上健忘症;也許是喜歡上選擇性記憶這傢伙。要不然,為何只記着日元是從7.7算下跌到6.2算的片段,卻遺忘了10.4算回到7.7算的那一刻。若然現在7.2算說是高不可攀,那麽10.4算的話又怎用羅盤計?

投資路上最大的敵人是自己。從6.2算升上7.2算的劇情令你刻骨銘深,不然,為何總想着再續第一段6.2的舊情重燃? 根據數據上分析,從10.4算跌至7.2算匯價變幅是 -30.77%,從現水平7.2算返回6 .2算是 -13.9%,屬輕屬重顯而易見。

就在幾天前有投資者提出申請500万日元以下的物件,卻不知為何12小時內仍裹足不前,後來才道出是基於日元突然急升的原因,决定再等才下買付。其實只要精明的投資者屈指一算,便知道心理恐懼症遠遠大於數字上的變化,即使由7算升至7.2算,1000万日元的物件,匯差也只是一萬多港元而已。

匯率是升是跌的因素多變,即使是財經專家,評論也不是百發百中。這邊廂有的人認為低處未算低,說要等回到從前時的6.2算才入市,但要是真的返回6.2算時,又會想說再等5.8算才決定下手買,想必這些人多半是,曾有經驗錯失最佳的入市時機。想太多會於事無補,到頭來是手持現金變廢紙,只能眼巴巴看着日元再急升上近8算也不無可能。

人的通病是在小問題上轉牛角尖,牙痛的是大問題上解決不了。應該有不少人具耐力地等匯價跌,但等到真的跌到了當初定的心中價位時,另一種恐懼心理也伴隨左右,以為匯價尚未見底,怎料錯過那一刻日元又反彈向上。如今日元可說否極泰來,逆轉之勢已成,既然等下跌比再上升的機率低,何不動動腦筋改變思維莫自困。

半年前日元仍處於弱勢,有一段長時間谷低位,可以讓有心人慢慢入市,但真正可洞悉玄機執平貨的人又有多少呢?

又一